南京市宜兴商会于2006年1月成立,现共有会员企业近300家,涌现出一批有实力、有创新力、有带动力的重点企业,为南京、宜兴两市民营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服务和促进作用。创新、年轻、睿智、责任是对宜商的特点概括。商会会员企业已拓展到新能源、高科技、房地产、电线电缆、都市经济园区、环境工程、化学化工、电力设备等各个领域。
    商会自成立以来,先后被评为“2007—2008年度对口支援西部地区先进单位”、“2008年度南京市在宁异地商会工作先进单位”、“2009-2011年度南京市商会工作先进单位”、“2011年度南京市民营经济发展优秀服务机构”、“中国社会组织评估等级AAAA”、 “2011-2012年度在宁异地商会秘书处工作先进单位”、“2011-2012年度南京市商会工作先进单位”、“2013-2014年度,2016-2017年度在宁异地商会工作先进单位”、“2013年度南京市城市综合治理标准化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同时,中共南京市宜兴商会党支部多次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塑造文脉厚重的现代城市新形象
    文化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另一个城市最重要的品质,也是影响一个地方未来发展最为关键的软实力。在实现全面小康之后,宜兴已经站在了面向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新的起点上,要把宜兴建设成为太湖西岸第一城,文化的繁荣有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的作用。“两会”期间,许多代表委员都认为,“文化宜兴”建设面临着两大任务:一是打响富有宜兴特色的文化品牌,二是不断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提升市民的文化素养。

  人大代表王俊华认为,独步千年的紫砂文化是宜兴立足于世界文化殿堂最无可替代的文化标志。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越来越成为迫切任务的今天,我们应充分认识其巨大的产业潜能和对旅游等其他产业强有力的带动作用,将紫砂产业和文化的振兴放上更重要的位置。三年来,(紫砂议案)的实施为紫砂产业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面对未来,必须依靠法律的力量来维护紫砂的健康发展。前不久,《无锡市宜兴紫砂保护条例》由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将于今年4月起正式实施。希望我市能加强对《条例》实施情况的监督,加强对紫砂矿源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强对专业职称、名人名作鉴定等工作的管理,让紫砂产业成为促进宜兴腾飞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政协委员徐风认为,宜兴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蕴育了深厚的地域文化,其中紫砂、书画等更是享誉中外,成为宜兴独特的文化品牌。要提升这些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当务之急是要选聚和培育文化艺术领域的领先人物、骨干力量,造就一支建设“文化宜兴”的名人团队;要加大文学、书画创作力度,组织一批文学艺术精品,向省级以及国家级大奖冲刺。同时,通过继续编撰《名人笔下的宜兴》、建立书画及摄影创作基地等形式,积极邀请名作家、名书画家来宜采风,通过他们来对地域文化进行深度挖掘、提升完善和宣传推介。

  人大代表邢娟认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宜兴市民的精神追求更趋多样化,娱乐消费日益增加,艺术品的收藏与交易日趋活跃。对此,政府要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引导,同时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的培育和规范,促进市场的繁荣和稳定,让市民享受到更多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

  政协委员吴俊达认为,要打响宜兴书画这一品牌,当前要全力以赴把宜兴建成全国“书画之乡”,这是提高宜兴对外知名度的一张十分重要的名片。同时,要按照中等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准加强文化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新建扩建一批书画艺术场馆,修缮文化名人故居和旧址;及早建立专项基金,收购宜兴名人名作,充实馆藏。加强文化交流、发展文化旅游,扩大宜兴书画的影响力。

  人大代表史小兰认为,以优秀的地域文化提升市民的素养、培养他们对于这个城市的文化认同感十分必要。尤其是青少年,我们要为他们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给予他们更多传统文化的熏陶,让他们成为素质优良、道德完善的一代创新型人才,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者。

  政协委员陈奕认为,宜兴的历史文化、民间文化积淀很深,具有很强的潜在优势,我市应该通过非物质文化申遗、举办大型文化活动等有效措施进一步予以保护、挖掘和弘扬。在打响文化品牌的同时,也应高度重视不断丰富城乡群众的文化生活,通过举办文艺汇演、加强文艺辅导员和业余骨干队伍建设等手段,积极鼓励更多的市民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来,活跃身心,陶冶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