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宜兴商会成立于2006年1月,现在册会员企业300余家,分别涉及现代服务业、高科技产业、先进制造业、环保生态农业等多个领域,涌现出一批有实力、有创新力、有带动力的重点企业,秉持“理商立道、诚信立德、创新立业、团结立足”的新时期宜商精神,化挑战为机遇,变危机为商机,先后荣获省市荣誉四十余项,成绩斐然。在商会新的发展征程上,将坚持创新驱动,推动产业升级,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聚力政治引领有“高度”、服务会员有“力度”、品牌建设有“深度”、行业交流有“宽度”、履行责任有“温度”,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数智商会和会员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南京、宜兴两市民营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共探商业模式创新 引领环保产业新发展 | 南京市宜兴商会引智入企专题活动走进宜兴

    为助力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找准发展方向,提升核心竞争力,由南京市宜兴商会、高塍镇人民政府、宜兴市科技局、宜兴市工商联共同主办的“引智入企·商业模式分享”活动于3月21日成功走进商会常务副会长企业江苏裕隆环保有限公司。此次活动汇聚了行业专家、企业精英,共同围绕商业模式创新展开深入探讨与交流,为参会企业带来了新思路、新启发。

    当日,江苏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戴跃强,中国(南京)软件谷管委会原副主任黄敖齐,江苏诺法律师事务所主任樊国民,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副总经理石琳,华润集团高管穆宏,南京市雨花台女企业家协会会长张珍凤等业内资深专家及宜兴市有关领导莅临现场。南京市宜兴商会会长陈俊长,监事长周江华,常务副会长、秘书长马丹墀,高级顾问郑克明,常务副会长黄东辉、孙国华,部分副会长、常务理事、青企联成员以及商会秘书处人员一同参与了此次活动。

    活动伊始,参会人员首先深入裕隆环保的成果展厅、生产车间、研发中心等地进行实地参观。在参观过程中,裕隆环保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了企业的发展历程、核心技术、产品特色以及在污水处理、水环境治理等领域的创新实践与应用成果 。专家们认真聆听,就技术创新、生产工艺优化、市场拓展等方面提出问题和建议,与企业人员展开热烈交流。

    座谈交流开始,南京市宜兴商会陈俊长会长致辞。他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民营经济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民营企业座谈会的成功召开,为我们民营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我们今天探讨商业模式提供了重要指引。此次邀请业内专家和企业家们共同探讨商业模式的创新与优化,分享成功案例和实操经验,在深度剖析的同时,融入民营企业座谈会中关于创新发展的理念,更好地推动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与落地,为家乡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智慧和动力。他希望企业家们能够通过交流活动,坚定信心,获得启示,深入思考。商会也将持续发挥平台作用,整合资源,共同推动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随后商业模式分享交流会在热烈的氛围中拉开帷幕,商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马丹墀主持。

    分享企业1:

    江苏裕隆环保有限公司


    江苏裕隆环保有限公司技术总工黄宇率先进行了企业商业模式分享,从企业的战略定位、市场分析、业务和运营、发展计划、财务分析和未来展望等多个维度,全面阐述了裕隆环保独特的商业模式。他提到,裕隆环保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依托与南京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科院等多家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的紧密合作关系 ,不断研发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为客户提供从项目咨询、工艺设计到产品生产、工程建设的水处理问题“一站式”服务。在市场拓展方面,公司精准把握环保行业发展趋势,聚焦市政污水、工业废水处理以及村镇污水治理等重点领域,通过打造优质的项目案例,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赢得了市场的认可和客户的信赖。他着重介绍了公司的四大业务板块布局和财务风险方面遇到的困境与难题。

分享企业2:

国合千庭控股有限公司  


    在环保产业蓬勃发展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双重背景下,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与优化成为关乎发展的关键命题。国合基地作为国内领先的环保产业高质量孵化器平台,周玮副总经理从发展概况、特色做法和下一步发展思路三个方面分享了公司独特的发展路径与商业模式。国合基地自2017年成立以来,以推动环保产业转型升级为使命,构建技术转化平台、产业孵化平台和智能制造平台,采用市场化机制探索国内外先进技术的转化与产业化 。在技术转化方面,与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IPA研究所、英国剑桥清洁技术协会、日本机械振兴协会等国际科研机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并本土化孵化,同时链接国内科研院所,产教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在产业孵化上,拥有自己的投资基金,并与国新合作成立青创基金,支持初创项目发展,累计投资孵化生态链公司超20家,培育企业70多家;智能制造平台则依托先进设备与技术,推动环保装备制造升级 。国合基地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努力构建六维服务模型,为入驻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从技术研发、市场推广到资金支持、人才培养,形成完善的产业生态体系。

分享企业3:

江苏泰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聚焦行业前沿,深度剖析自身商业模式,为环保企业发展提供新思路与新方向。泰源环保作为装配式污水厂领域的佼佼者,潘海龙总经理从泰源定位、困境与破局、商业模式探讨和协同发展倡议四个方面全面展示了公司独特的商业模式。自2015年转型以来,泰源环保立足装配式建筑理念,开创装配式集成污水处理系统产品路线。历经多年技术研发与市场实践,已形成大中小型各类型污水、净水装配式产品系列,完成五代产品升级,在全国拥有百余个污水(净水)厂项目,其中万吨以上项目超20个 。其商业模式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持续投入研发,与南京大学、江南大学、东南大学等10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紧密合作,累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主导或参与编制地方及团体标准11项。通过标准化设计、智造、装配、运营,泰源环保不仅提升了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还极大缩短了项目建设周期,降低成本。如承建的日处理量10万吨的西宁市湟乐污水处理厂,建设时长仅88天,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


    分享环节结束后,参会人员围绕企业的困境与破局、环保产业发展趋势、商业模式创新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展开热烈讨论。专家们指出,在本次环保行业相关企业商业模式分享交流中,各企业的分享精彩纷呈,充分展现了环保领域的多元探索与创新活力,让我们对行业未来发展有了更清晰且深入的认知,值得肯定与深入探讨。

    从整体来看,大家对于环保市场需求的把握都较为精准。部分企业聚焦于末端污染治理,通过提供专业的污水处理、固废处理服务,解决了当下环保痛点,商业模式清晰且具有成熟的盈利路径。凭借先进处理技术和规模化运营降低成本,以收取处理费用盈利,同时与政府、工业企业稳定合作,保障业务量,值得肯定。还有一些企业选择从源头出发,专注于研发环保材料与节能技术,通过技术输出、产品销售打开市场,契合绿色发展趋势,具备高附加值和广阔发展空间。这种前瞻性布局,有利于抢占未来市场高地。

    不过,也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一方面,部分企业技术落地与商业化能力不匹配,过于依赖单一业务或客户群体。若外部环境变化,如政策调整、大客户流失,经营风险会显著增加。建议拓展业务领域,开发多元化客户,分散风险。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在技术创新投入与商业模式融合上稍显不足。环保行业技术迭代快,只有持续投入研发,拓展融资渠道,将新技术融入商业模式,才能保持竞争力。


    在提问与交流环节,参会的企业家们踊跃发言,就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困惑、难题以及如何应对市场竞争、把握发展机遇等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专家们结合自身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对企业提出的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并从宏观政策、行业趋势、市场需求等多个角度,为企业提供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例如,针对当前行业竞争激烈的现状,专家建议企业要进一步强化差异化竞争战略,加大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和服务升级方面的投入,突出自身特色和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鼓励企业积极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和合作方式,如开展合同环境服务、推进产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融合发展,拓展企业的发展空间和盈利渠道。

    本次活动承办方、商会常务副会长、江苏裕隆环保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东辉在交流发言时表示,当今商业世界,瞬息万变,新的技术、理念不断涌现,为我们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在这样的环境下,商业模式的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过去,企业依赖传统模式,专注产品制造与销售。如今,数字化浪潮席卷而来,消费者需求更加多元,促使企业必须探索新路径,以适应市场变化。这次活动,正是为大家搭建交流平台,分享经验、碰撞思想,共同探索商业模式创新的方向。期待未来,我们将环保理念融入商业模式,跨界融合,创造更多的新商业机会。

    活动最后,商会高级顾问郑克明总结发言。他表示此次交流会的专家和企业家们分享了宝贵的经验和智慧,为我们带来了一场思想盛宴。专家们的深入分析和专业建议,帮助我们提升了战略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学习了经验,提升了能力;加强了交流,促进了合作。同时,提出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坚持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

二是要坚持数字赋能,提升发展质量。

三是要坚持开放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此次商业模式分享活动走进裕隆环保,不仅为三家环保企业提供了一次与专家、同行深入交流学习的宝贵机会,也为其他参会企业带来了诸多启示和借鉴。通过分享成功经验、剖析问题挑战、探讨创新路径,有效促进了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与合作交流,为推动环保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未来,南京市宜兴商会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组织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助力会员企业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