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宜兴商会成立于2006年1月,现在册会员企业300余家,分别涉及现代服务业、高科技产业、先进制造业、环保生态农业等多个领域,涌现出一批有实力、有创新力、有带动力的重点企业,秉持“理商立道、诚信立德、创新立业、团结立足”的新时期宜商精神,化挑战为机遇,变危机为商机,先后荣获省市荣誉四十余项,成绩斐然。在商会新的发展征程上,将坚持创新驱动,推动产业升级,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聚力政治引领有“高度”、服务会员有“力度”、品牌建设有“深度”、行业交流有“宽度”、履行责任有“温度”,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数智商会和会员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南京、宜兴两市民营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南京长江隧道挑战七大世界级难题
    经过两年的建设,南京长江隧道工程已完成江北明挖段及盾构始发井主体结构。3月29日,工程总工程师郭信君在施工现场向记者介绍,南京长江隧道顺利完工必须攻克七大世界级技术难题。
  首先是盾构直径大。世界上已建成的直径最大的盾构隧道是荷兰的格林哈特隧道,其盾构直径为14.87米。南京长江隧道盾构直径达14.9米,长150米,比一个足球场还长,是目前世界第二大泥水盾构,盾构大给吊装、施工都增加了难度。水土压力高是南京长江隧道面临最严峻的挑战。隧道最低点在江面以下60多米,等于一指甲盖大小的地方要承受6.5公斤的水土压力,在目前同等直径级别的盾构隧道项目中,水土压力是世界最高的。
  隧道怕水,而南京过江隧道穿过的地层透水性强。隧道穿越的江中地层主要为粉细砂,以及砾砂、卵石层等高透水性土层,渗透系数是粘土地层的几千倍,国家地下工程的防水标准在这根本就无法套用。隧道江中段是砾砂、卵石和风化岩混合地层地段,隧道断面上的岩性明显差异、软硬不均,易导致开挖面坍塌。同时,由于地段特殊,还存在遇到炸弹等地下障碍物的可能,威胁施工安全。
  长江南京段江面宽2.6公里,在地层条件差、水压高的条件下,近15米直径的盾构机穿越长江两岸,每一次掘进长度达2.99公里,相当于地铁施工的盾构机一次掘进7公里,在江底要一气呵成进行更换开挖刀具、排除地下障碍物等作业,极其困难和危险。
  另外,隧道上方有约150米长的地段覆盖土层的厚度仅11米厚,比公认的安全覆土厚度薄得多,该段地层主要为透水的粉细砂层,且在深达20多米的水下。盾构机开挖通过该地段时,就如蚯蚓下钻一个土层稀松的浅洞,容易拱松上面的土,地层坍塌的风险极大。还有盾构机始发的隧道洞门段,上方覆盖土层厚度仅约6米,几乎是国内外始发埋深最浅的,仅次于荷兰格林哈特隧道,对盾构机始发时开挖面稳定和地层沉降控制的要求极高。
  这些施工难题超越了国内所有地下隧道建设经验。项目组为此成立了由6位院士、36位国内顶级专家组成的两个专委会,对设计方案的每一步进行严格的把关,并用超级计算机技术模拟施工,找出方案不足。目前,第一台盾构“巨无霸”组件已运至广州港,预计6月抵宁,10月开始盾构掘进。(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