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宜兴商会成立于2006年1月,现在册会员企业300余家,分别涉及现代服务业、高科技产业、先进制造业、环保生态农业等多个领域,涌现出一批有实力、有创新力、有带动力的重点企业,秉持“理商立道、诚信立德、创新立业、团结立足”的新时期宜商精神,化挑战为机遇,变危机为商机,先后荣获省市荣誉四十余项,成绩斐然。在商会新的发展征程上,将坚持创新驱动,推动产业升级,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聚力政治引领有“高度”、服务会员有“力度”、品牌建设有“深度”、行业交流有“宽度”、履行责任有“温度”,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数智商会和会员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南京、宜兴两市民营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QS”标志让茶叶销售冷热分明
    连日来,记者在随宜兴质监局人士对茶叶生产企业“QS”标志领证情况调查时发现,宜兴市一些已获得“QS”标志的企业茶叶销售供不应求,而未获得该标志的企业主正为茶叶销路发愁。一个小小的“QS”标志,首次让宜兴的茶叶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销售势头。

  3月30日上午10时,西渚镇五圣村一茶场,场主郭富坤正忙着接听多位茶叶求购者的电话,制茶车间则呈现一派忙碌的生产景象。据郭富坤介绍,今年他的茶场春茶销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3,批发价每500克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0多元,且销售势头趋好,这些都是加贴“QS”标志带来的变化。为申领食品生产许可证,从去年开始,在质监部门指导下,他在茶叶生产车间增设了消毒间,做到了人流物流分离,避免了采茶工、送鲜叶的人员随意进出车间。同时,炉灶烧火区域与制茶区域隔开,烧炉火的员工不直接进出制茶区域,避免可能导致携带灰尘发生交叉污染的问题。另外按规定增设了成品茶叶的检测设备,新增了对茶叶中的水分、灰分等指标的检测,还配备了专业评茶员,改变了以往仅凭感官经验判定茶叶质量的老做法,提升了出厂茶叶的品质,该茶场成为我市首批领取“QS”标志的茶叶生产企业。今年3月1日起,质监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对茶叶等13类食品无证生产的查处工作,一些老顾客纷纷来电询问他茶场出产的茶叶有没有加贴“QS”标志。郭富坤说,如果没有“QS”标志的话,他的茶场可能要失去许多老顾客。

  同在五圣村的另一家茶场则显得有些冷清,姓李的场主告诉记者,今春买茶叶的人只认有“QS”标志的才买,他的茶场所产茶叶没有加贴“QS”标志,无法进入超市销售,只能悄悄拿到大路货市场低价兜售,这让他非常苦恼。李场长说,目前他正从资金、技术、设备等多方面入手,全力创造领证条件,尽快结束茶叶销售的被动局面。据悉,目前我市共有190多家茶叶生产企业,其中已领证的只有25家。食品生产许可证的申领一般需两个月左右,等这类企业领到证时,可能就要错失今年春茶销售的“黄金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