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锐平同志
在湖北鄂州(南京)经贸合作洽谈会上的致辞
(2009年6月20日)
尊敬的缪主席,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初夏时节,来到古城南京,倍感亲切。今天,有机会在这里举行湖北鄂州(南京)经贸合作洽谈会,畅叙友情、共谋发展,倍受鼓舞。在此,我谨代表中共鄂州市委、鄂州市人民政府和鄂州人民,向莅临会议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关心支持鄂州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南京与鄂州一衣带水。“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因为共享长江,鄂州与南京自古以来就车船往返、不绝于途,商贾墨客、交流频繁。三国时两市同为长江流域整治、军事重镇,互为表里、互为依托;同为佛教文化传播基地,“江南译经始于武昌,盛于建业”。正是凭借长江天堑,孙权弟兄才可能割据江东实现鼎足三分;正是依托长江水道,东吴君主才可能在武昌与建业之间四迁都城。
南京与鄂州一脉相承。史载孙权定都鄂州后,“分建业之民千家以益之”。为提升都城人气,孙权从南京迁移1000多户居民来武昌。这批高素质的南京移民在这里繁衍生息,为古武昌、今鄂州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鄂州人与南京人有着割不断的血缘关系,至今鄂州方言中还有非常浓的吴方言元素。今天我们来到南京,有一钟寻根的激动,有一种回家的温暖。
南京与鄂州曾上演近60年的“双城记”。在《三国志.吴书》中,建业与武昌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地名。从公元221年到公元280年,东吴的统治中心或在武昌,或在建业;“迁都建业”、“还都武昌”成了东吴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帝国迁都的船队沿着长江溯流而上或顺流而下的壮观景象令人感叹,武昌与建业唇齿相依、优势互补的关系令人怀想。这场中古版的“双城记”,演绎的不仅仅是两座城市之间政治上的互动、军事上的互助,更是文化上的同源、血缘上的同根。
我们衷心希望将“双城记”改写成现代版,我们衷心希望三国时建业与武昌的政治军事互动发展成为新时代南京与鄂州的文化经济互动。南京与鄂州同属长江经济带,有着相近的区位条件,随着中部板块效应的强化,长江作为经济大动脉的功能更加凸显,两市完全能够以这一黄金水道为纽带,实现经济上的深度交流合作。南京与鄂州同属吴文化圈,有着相似的人文背景,两市完全可以并肩携手,共同开发东吴“双城”的人文价值和商业价值。
我们衷心希望有更多的南京企业家到鄂州投资兴业。鄂州位于武汉城市圈的核心区域,以鄂州所在的区域为圆心,中部的郑州、长沙、合肥、南京等重要城市都在一千公里的半径范围之内。近几年来,我们围绕率先融入武汉城市圈、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举全市之力改善投资环境,努力将鄂州打造成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战略目的地,打造成各客商进军武汉、占领中部的最佳桥头堡。先后获得了“中部最佳投资城市”和“A级信用城市”,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
我们衷心希望有更多的南京老乡、南京朋友到鄂州观光旅游。鄂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吴王古都是“三国旅游线”上的重要节点,观音阁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阁”,以吴王避暑宫、“怡亭铭”摩崖石刻为代表的众多历史遗址蜚声海内外。鄂州市全国生态示范区,境内大小湖泊133个,湖光山色美不胜收,水生态、水文化独树一帜。
南京与鄂州渊源深厚、千丝万缕、一言难尽。对鄂州来讲,与南京的关系式我们最重要的城际关系。让我们真诚携手、互惠互利,谱写南京与鄂州交流合作新的篇章;让我们抓住机遇、共同努力,使鄂州与南京的友情与时俱进、历久弥坚!
最后,祝愿缪主席、各位嘉宾、各位朋友身体健康、事业蓬勃!
|